首页 > 历史军事> 返回书页

第1864章 ,香月清司的工作总结

2025-07-28

“纳尼?”

“火车站被炸了?”

“好……”

香月清司接到报告,第一反应居然是,炸得好!炸得妙!炸的呱呱叫。

早不炸,晚不炸,偏偏是这个时候炸。

张庸真是太善解人意了。

火车站被炸了,那援军到达的时间,肯定又得延迟啊!
不是我不想快,是快不了。

安全更重要。

必须严格加强沿途车站的检查。

张庸能炸一个,就能炸第二个、第三个、第四个……

从兖州到天津卫,沿途那么多车站,万一哪个出事,导致列车倾覆,岂不是……

“参谋长!”

“在!”

“立刻命令铁路沿线仔细检查,不能放过任何安全隐患。”

“系!”

参谋长现在是完全明白香月清司的意思了。

就一个字——拖。

拖到张庸离开天津卫,然后就没事了。

只要张庸不在,其他都没什么可怕的。

“去吧!”

“系!”

参谋长转身出去。

香月清司拿起话筒。电话自动接通。

“工作总结如何了?”

“报告阁下,已经准备完毕。请你过目。”

“拿过来。”

“系!”

很快,一个少佐参谋到来。

手里拿着一份清单。

这就是香月清司的工作总结。包含黄金、古董、字画等等。

有些人的工作总结是实打实的战绩。但是香月清司很快发现,用黄金、古董做总结,上司更加喜欢。

他之所以敢阳奉阴违,对多田骏的命令爱理不理,就是会写工作总结。

这些实打实的黄金、古董,往大本营某位大佬的亲戚那里一送,自然会受到表彰。

在华夏驻军多年,其他的没学会。但是写工作总结,炉火纯青。

“立刻送出。”

“系!”

“要送到什么地方,约好了吗?”

“报告阁下,已经约好。我到达东京,将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,自然会有人来取。”

“哟西!去吧!”

“系!”

少佐参谋转身离开。

香月清司的心情就愈发的轻松愉快了。

他看不起冈村宁次那样的二货。老实人。永远都只有吃亏的份。

吃力不讨好啊!

在汉口整天躲在防空洞里面。

不见天日。

苦不堪言。

哪有他香月清司舒服。在济南和天津卫,优哉游哉。

如果不是张庸突然出现,他都忘记了这是在打仗。唯一一件事,就是搞好工作总结。

其他时间,要么是在梨园听戏,要么是研究古董。

他指挥的第二军,可以说是日军战斗序列里面,最最轻松的一支了。

鲁省有土八路活动。但是香月清司也没在意。

只要自己会写工作总结,就算是土八路闹翻天,也是没事的。

之前,曾经有人试图说他交战不利,试图将他编入预备役。于是他立刻追加一份工作总结。

然后就没事了。

继续担任第二军司令官。稳如泰山。

所以……

会不会做事无所谓。

关键在于,会不会写工作总结!

……

张庸回到了机场。

这里已经大变样。

那些被日寇抓来的劳工,非常卖力的干活。

要他们参加战斗,他们是有顾虑的。但是干活就完全没问题。

按照机场原来的设计,应该单跑道的。

现在,张庸准备将其扩展成为双跑道。

一条备用。

如果被炸坏一条,还有一条可以使用。

以后有机会,还可以扩展成三跑道。这样就万无一失了。

因为周围的地势非常平坦,所以,拓展跑道是比较容易的。只需要将地面初步处理即可。

起落霍克-3之类的双翼机,地面稍微平整就足够。

中午十二点,准时开饭。

都是大馒头。

还有猪肉汤。

都是从汉奸那里没收来的。

运走是不可能运走的。都是就地消化。就地取材。

之所以只能维持一个团的规模,就是不定时的缴获,只能支撑两千人左右。

如果更多的话,就需要自己掏美元购买了。

系统商城很贵的。

还是从日寇和汉奸那里缴获比较划算。

那些劳工席地而坐,大快朵颐。一个个狼吞虎咽的。吃的那个着急。

就算是没有被日寇抓来,他们以前也没这样的待遇。

有大白馒头。还有肉汤。一般的小地主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得起。

但是在这里,已经连续吃了三天了。都是敞开吃。

管饱。管够。但是不能浪费。

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。

都很卖力。

生怕不卖力,就会被驱逐。

他们现在一天的工作效率,相当于以前五天……

可惜没有推土机。没有挖掘机。

否则……

张庸暗暗怨念。

然后又觉得自己太贪心了。

居然还想要推土机。

还想要挖机。

有拖拉机给你就不错了。

别人王耀武解放前才搞到两台拖拉机。

事实上,张庸是有拖拉机的。

那些法制155毫米榴弹炮送来的时候,就是用拖拉机牵引的。

张庸自己收货以后,才将拖拉机换成卡车的。

但是对于修建机场,拖拉机用处不大。需要的还是推土机。如果是有挖机更好。

其实,在美丽国那边,推土机和挖掘机,已经大量应用。

在太平洋战场,美帝军队就大量使用推土机。将日寇的火力点直接掩埋。

后世的徐工、三一似乎也不错,性价比很高……

【战车工厂建设进度+1】

【工程机械列表更新】

忽然,有系统信息。

张庸:???
工程机械?

莫非就是推土机?挖掘机?
哎呀呀……

太好了。

系统真是深得我心。

比自己亲生老爹还要贴心。要啥给啥。

急忙查看。

果然是有推土机和挖掘机。

品牌就是徐工和三一。两者都有多个型号。

好,好,好!
太好了!
有这些工程机械帮忙,绝对的事半功倍啊!

有推土机和挖掘机帮忙,修建机场的速度,可以提升数倍不止。建设质量也会极大提升。

唯一的问题就是——

价格很贵。

动辄就是数万美元。甚至是数十万美元。

怀疑是汇率搞错了。可能是将后世的美元购买力和这个时代的混淆了。

这个时代1美元能够购买非常多的物资。大约相当于后世20-25年的20美元以上。甚至有可能达到30美元。

完蛋……

暂时是白高兴了。

还需要等系统修正错误的参数,才买得起。

还好,人力还是有的。

吃饱。

伸伸懒腰。

准备迎接来自西北的国军。

名副其实的胡宗南麾下主力。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一团。

资料已经发过来。

带队的是一个副旅长,叫黄正诚。

这个黄正诚其实是半路出家。他本来的专业是炮兵。

胡宗南将他安排过去,目的当他是不言而喻的。就是要用好炮兵。才能守住机场。

在天津卫的周围,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。无险可守。

炮兵和坦克就是最大的依仗。

空军不用管。张庸会处理的。

也不需要担心丧失制空权。只要专员大人还在。

如果没有制空权,专员大人也不敢长期占领张贵庄机场啊!
这等于是在日寇心脏捅刀呢!
日寇肯定会想方设法争夺的。

带兵的团长叫做刘玉树,黄埔五期。和楚云飞同期。

对于黄正诚,张庸有些印象。

后来好像是遇到了李云龙的克星,然后被俘虏了。

胡宗南本人就是半桶水。麾下好像也没有什么比较出色的将领。没啥水花。

也难怪会有人怀疑胡宗南是共谍。确实太无能。

“专员大人!”

“专员大人!”

黄正诚和刘玉树来到张庸面前。

立正。

敬礼。

张庸举手还礼。

还行。军容不错。算得上精锐。

他那个王牌军评选,还没完全结束的。目前才评选出两个名额。

其他部队想要脱颖而出,想要被选中,就得和日寇战斗。在战斗中表现自己。否则,坐等是不可能的。

宁缺毋滥。

绝不妥协。

“专员大人,我带来了五个营。”黄正诚报告。

“这么多?”张庸疑惑。

一个团不是三个营吗?胡宗南又超编?
果然,心腹就是心腹。其他人都是缩编。就他是超编的。

哪怕是74军这样的主力,一个团也就是三个营。算上机炮连什么的,大约1500人。

但是五个营,绝对超过2000人了。胡宗南真是财大气粗啊!
“胡长官说了,只要专员大人需要,他可以将第十战区的部队全部调过来。”

“知道了。”

张庸点点头。相信胡宗南是真的想。

窝在后面,虽然安全。但是只能看着别人立功嘉奖。内心肯定不是滋味的。

如果可以的话,他真的会将所有部队调来。

像当初的晋西南战役。

非常积极。

踌躇满志。

可惜最后被光头叫停。

所以,如果张贵庄机场需要援兵,可以直接从西安机场抽调。

两三万人的兵力,胡宗南完全是没问题的。

但是那么多兵力,依靠空运根本无法满足。

所以,胡宗南也就是说说。

“来人!”

“到!”

“带黄旅长和刘团长去熟悉情况。”

“是。”

很快,有参谋将人带走。

随后,又有参谋到来,说是有来自三十军的电报。

“三十军?谁?”

“池峰城军长。”

“他?”

张庸若有所思。

有点印象。苔儿庄战役打的不错。

也是西北军出身。原来是孙连仲的麾下。眼下还在徐州附近作战。

奇怪,他来电报做什么?
伸手。

接过电报。

发现是一封感谢信。

池峰城在信中感觉张庸对他的支持。

疑惑……

没看明白。

自己支持池峰城什么了?

在苔儿庄战役以后,自己和池峰城就没交集了。

印象里。是一员悍将。但是西北军出身,注定了是不受光头待见的。属于杂牌中的杂牌。

桂系、滇军、晋绥军也是杂牌。但是杂牌里面第一梯队。

因为都有自己的基本盘。

粤军因为余汉谋、薛岳和吴奇伟,算第二梯队。

川军、西北军、湘军、陕军,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,都是第三梯队。

韩复榘以前的残部,等等,属于不入流。

东北军因为他张庸的关系,基本上已经被认定为嫡系。

决定和池峰城聊聊。

摆摆手。让其他人暂时推开。

然后启动5C通讯中心,接入三十军司令部。

“喂……”

“我是张庸。我找你们军长。”

“你是谁……”

“我是张庸。督察专员张庸……”

“啊,专、专员员大人……”

对方显然愣住了。

没想到居然是专员大人来电话。

在语无伦次的同时,可以清楚听到板凳摔倒的声音。

应该是条件反射的站起来,往后退,然后将凳子撞翻了。周围也有一些杂乱的声音。

张庸:……

其实没必要那么惊讶。

我就是找你们军长问一点点事情而已。那么紧张。

一会儿以后,池峰城接电话了。

“专员大人。”

“你的电报是怎么回事?感谢我什么?”

“专员大人,你成功的调走了日寇的五十二师团,徐州北面的防务就空虚了。”

“五十二师团?”

张庸表示自己不知道这回事。

是我调走的吗?

没有人跟我说。

难道是调来天津卫?

但是空指部地图没显示。

查看。

徐州北部……

哦,兖州车站有75毫米山炮……

这就是日寇的52师团吗?要从兖州乘坐火车来天津卫?那么遥远……

“是的。它们要去收复天津卫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

张庸暗暗皱眉。哪个日寇指挥官如此天才?

从那么遥远的兖州调集部队过来?

附近就没有日寇部队吗?

舍近求远……

不过也好。

将日寇从徐州附近调走。减少日寇在徐州附近的兵力。

眼下,第五战区正在逐渐蚕食徐州周围的日寇据点。按照他张庸的建议,一点一点吞噬,不求快,积少成多。

日寇现在调走一个师团,那第五战区的兵力就更加充裕了。

果然,牵一发动全身。

自己在天津卫搞事,居然支援到了遥远的徐州。

好事。

继续搞大一点。

“对了,专员大人,我有一个小小请求……”

“说吧。”

“我们西北军以前还有一些散落的兄弟,也想去天津卫加入国军……”

“来吧!热烈欢迎!”

张庸爽快的答应。心想,这应该是池峰城的真正目的。

西北军以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。但是现在已经被拆散的七零八落。只剩下晋绥军还算完整。

但是晋绥军经过阎老西的强化,和昔日的西北军,已经有很大差别。

而且,晋绥军里面的绥,又被那位姓傅的分解出去,和阎老西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。

其他的西北军,都是散修。走到哪算哪。宛若浮萍。

说是散落的兄弟,谁知道呢?

但是没关系。只要来了,就是抗日武装的一份子。

“谢谢!”

“不用。”

闲聊两句,张庸终止通讯。

歪着头想了想。模糊的想到一些什么。但是又不是很清晰。

“报告!”

又有参谋到来。

送来一份电报。

“谁的?”

“报告专员大人,是74军副军长施中诚的。”

“他?”

张庸再次意外。

他当然认识施中诚。王耀武的副手。

原来是57师的师长。后来单纯担任副军长。主要负责后勤兵员补充。

说白了,就是暂时靠边站了。回去黔省独山,负责给74军招募兵员。

“给我。”

“是。”

张庸拿过电报。

发现上面的内容语焉不详。

居然提到了胞妹施剑翘。以及当年的一些隐晦事。

但是又没有明说。看得有些糊涂。

满腹疑惑。必须找人询问。正好,陈宫澎回来了。

“过来!”

“是。”

将陈宫澎叫过来。

当年是施剑翘刺杀孙传芳,就是在天津卫。

后来审判,好像也是在天津卫。具体不详。

那时候,他张庸还是力行社特务处的一个小透明。这种高层秘辛,当然没有他参与的份。

但是没想到,事情都过去好多年了,现在又翻出来。

“你先看看。”

张庸将电报递给陈宫澎。

当时,控制平津地区的就是二十九军。

这件事,二十九军的高层,绝对是清楚的。陈宫澎估计也知道。

果然,陈宫澎看完以后,缓缓说道:“又是子虚乌有的传言。”

“什么传言?”张庸好奇。

“日寇一直谣传,孙传芳战败以后,隐藏有大量财富。”

“真假?”

“假的。我们已经反复探查过了。绝对没有。”

“哦……”

“孙传芳寓居天津卫,平时深居简出,很少和人来往。日寇想要拉拢他,他直接用哭丧棒将日寇打出门口。日寇于是看他不爽,于是背后造谣,毁坏他的名声。”

“哦……”

张庸点点头。原来是这么一回事。

好像早期的北洋大佬,确实没有谁投靠日寇的。现在的汉奸头目在当年,都是小杂鱼。

这个施中诚也真是的,捕风捉影,估计是想要讨好自己。

他不想继续做无权无势的副军长。想要做一个有权实职。

从这个角度理解,就很简单了。

后来王耀武卸任,确实是施中诚接任74军军长。

在施中诚后面,就是张灵甫。

但是张灵甫无法服众,然后在孟良崮被围观了。

摇摇头。

将这些杂事暂时放下。

“都准备好了?”

“对。”

“那就出发!”

张庸摆摆手。下令坦克和重炮出动。

虽然是单纯的破袭铁路。但是,也要出动坦克和重炮。

万一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?

哈!
【未完待续】

(本章完)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