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> 返回书页

第1749章 ,改编,出面

2025-05-31

救你?

情况还没那么严重。

现在光头只是拒绝给税警总队编排重武器而已。

你孙立人本人,还没有进入光头的视线范围呢。

“放轻松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我可以给你搞一个美制榴弹炮营。”

“榴弹炮?”

“对。75毫米榴弹炮。”

“驮载式那种?”

“是。”

张庸拿出一沓资料。

都是关于美制M1驮载式75毫米榴弹炮的。

美丽国的武器命名,是非常单调的。总是从M1开始。无论是轻武器还是重武器。

这种75毫米榴弹炮的设计有点另类。

低矮。

拆卸方便。

可以分开运输。

畜力拖拽自然是最好的。

必要的时候,还可以人工搬运。

相对于意大利炮来说,它更加适合轻装部队。

特别适合山地,或者复合地形作战。

比说华夏战场。

射程和意大利炮差不多。都是八公里。

日寇的九二式步兵炮,非常轻便,携带容易。但是射程只有三公里。

“咦?专员您还能搞到这种炮?”

“能。”

“太厉害了。我就要这种。”

“你见过?”

“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时候,我亲自操作过。它当时的型号叫做M1920型榴弹炮。”

“没错。”

“专员,大概需要多少资金?”

“不用了。白送。十二门。就当是给新编38师的成立典礼。”

“明白了。”

“你们部队驻扎在哪里?”

“统帅部安排我们进驻常德。但是我们部队还没到达。”

“原来是你们替换26集团军。”

“是的。”

“你……”

张庸欲言又止。

想要说,你们要做好防备。

可能会有常德血战。可能会遭受日寇猛攻。

但是后来想想。或许没有了。

日寇想要猛攻常德,没那么容易。除非他张庸死了,或者是不在其位。

到时候,肯定不是孙立人驻守常德了。

至于还会不会是余程万。现在不好说。

“专员?”

“一边整训部队,一边整修工事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到时候,榴弹炮送到,我会通知你的派人到沅江码头接收。”

“谢谢!”

孙立人这才满意的告辞离开。

张庸没有太在乎这件事。他估计这件事,还会有人出面处理。

宋家其实是有一点点私心的。宋子文估计不太会乐意被改编。

无论是税警总队,还是交通总队,都是独立的编制。在某种程度上,是彰显孔家和宋家的地位的。

如果改编成新38师,那就泯然众人矣。效果直接归零。

回到自己的办公室。

开始认真处理公务。

嗯,非常认真……

认真到五分钟以后,就开始打哈欠。

算了,还是闭目养神吧。

这种案牍工作,真的不适合自己。看到文件就想打瞌睡。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忽然间桌面电话响。是内部红色保密电话。

难道是侍从室来电?

拿起话筒。

“喂……”

“少龙,是我,戴笠。”

“啊,处座。”

张庸没想到,居然是戴老板的电话。

好像戴老板很久没有和自己联系了。

倒不是生分了。是军统最近的确很忙。主要是忙忠义救国军的事。

戴老板现在的工作重心,几乎没有在情报战线。而是在大肆扩军。

抓军权。

马上就是四一大会。

然后光头就会发现,姓戴的实力暴涨啊!
忠义救国军都有十万人了。

而且,军统的人,只知戴老板,不知委员长。

这还了得?

回头就开始限制戴老板的发展了。而戴老板自己还没意识到。

“处座,有事?”

“少龙,你有没有听说日寇那边又闹事变了?”

“什么事变?”

“我收到情报,日寇东京,又发生了战斗。”

“是吗?什么时候?”

“就是前天吧。但是没有具体的详情。”

“哦。”

张庸没有表达意见。

好像事变没有。倒是被自己空袭了。

但是,这件事不能说出来。需要让它发酵发酵,故弄玄乎。

“现在日寇谍报部门纷纷出动。”

“做什么?”

“不清楚。估计是要追查什么很要紧的事。土肥原贤二、矶谷廉介、坂垣征四郎这些中国通,全部都在上海。”

“那我关注关注吧!”

“主要是上海那边。”

“我知道了。”

张庸明白了对方来电的意思。

算是拉近关系吧。但是很巧妙。打的是关心李伯齐的名义。

确实,日寇如果在上海疯狂展开搜捕,李伯齐的生存环境会更加艰难。

之前杨善夫就殉难了。李伯齐还是很危险的。

那么,想办法将李伯齐召回?

很糟糕的办法。

他不会同意的。

对于李伯齐来说,也算是某种羞辱。

因为有危险,所以跑路。他李伯齐不是那样的人。否则也不会主动要求去上海。

土肥原贤二、矶谷廉介、坂垣征四郎……

都在上海?

敢情是它们又重操旧业了?
这几个家伙,都是在华夏潜藏多年的老牌特务了。

在战场上被打败了,无法继续担任军职,于是转入谍报行业。可见这些家伙还不死心。

行,有时间去上海看看。

自己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在上海露面了。

那个神秘兮兮的和歌山浪荡子,还有鸩机关,都很低调啊!
要做出一点“成绩”,开始夺权。

夺谁的权?当然是特高课了。我和歌山浪荡子的手,要伸向特高课了。嘿嘿。

挂掉电话。

继续闭目养神。迷迷糊糊。

今天晚上要带轰炸机编队出动。必须提前养精蓄锐。

本来说好昨天凌晨出动的,结果由于他个人的原因,推迟到今天晚上,大家都有些失望呢。

“砰!”

“砰!”

忽然,远处有枪响。

判断是湘江码头的方向。是马四环步枪。

可能是有士兵枪支走火?

都是正常情况。没必要大惊小怪的。

新兵太多。很多部队的操作也不规范。走火是常事。

继续闭目养神。优哉游哉。

“报告!”

“进来。”

“报告专员,码头发生冲突,杜聿明军长和孙立人队长互相推搡,有人开枪……”

“什么?”

张庸歪头。缓缓睁开眼睛。

这两个家伙,矛盾这么深的吗?现在就干起来了?
还以为是远征军的时候结仇呢。

没想到现在就有了。

但是想想也不奇怪。

杜聿明是黄埔系的代表。是黄埔一期。妥妥的大师兄。

孙立人仗着背后有宋家撑腰,有财政部兜底,对于黄埔系,其实也不是很感冒。

税警总队、交通总队,都没有任何黄埔生。很特殊的。

说明光头身边的小团体内部,也是有矛盾的。毕竟,宋子文当初挨了光头一巴掌,内心贼不爽。

如果部队改编了,光头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安插黄埔生过来。

难怪孙立人刚才那么抗拒改编。

“什么原因?”

“说是双方发生了争执……”

“争执什么?”

“说是西点军校和弗吉尼亚军事学院……”

“这个也行?”

张庸歪头。一时无语。

不是,还以为你俩争夺什么利益呢!

搞半天,居然是为了两所外国军校。

猜想杜聿明肯定是力挺西点军校的,然后打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。

因为孙立人就是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的。

在美丽国,西点军校和弗吉尼亚军事学院,同行就是冤家。

但是这个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也不弱。马歇尔、艾森豪威尔、史迪威都毕业如此。

史迪威后来还跑到西点军校去做教官了。可见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底蕴确实不错。

问题是,西点军校有个麦克阿瑟……

和其他人相比,麦克阿瑟太懂得利用新闻媒体给自己宣传了。

在他担任西点军校校长期间,有关西点军校的宣传,铺天盖地。西点军校的名气渐渐地开始独步天下。

相对来说,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就太低调。马歇尔、艾森豪威尔等人,目前也名声不显。

杜聿明说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不如西点军校,孙立人怎么可能服气?

西点不西点的暂且不说。但是肯定比你们半拉子的黄埔军校厉害。

然后……

就没有然后了。

一句话就得罪了所有的黄埔生。

不打起来就怪了。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桌面电话响。是内线。

顺手拿起话筒。

是刘峙打来的。

“少龙啊,码头的事,还是你去处理吧。你是督察专员。分内之事。”

“好。”

张庸满口答应。

当然是自己处理。确实是分内之事。

无论是杜聿明,还是孙立人,和刘峙都没什么关系。他懒得掺和。

放下话筒。

“来人!”

“到!”

“命令机场警卫,集合一个连兵力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命令宪兵,控制码头。”

“是。”

连续发布命令。

很快,一个连的机场警卫集合。

清一色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。还搭配有M2大口径重机枪。

卡车当然也是有的。足足十辆。

这才上车。出发。

到达码头。

宪兵已经将码头控制起来。

所有参与闹事的大小军官,都被下了枪,原地肃立。

停车。

下车。

张庸慢悠悠的走过去。

好家伙,一票的将官啊。足足十三个。真是吉利的数字。

校官什么的,在这样的场合,只有打下手的份。

尉官什么的,连看热闹的资格都没有。

看到张庸到来,所有人都认认真真的立正站好。神情木然。

张庸忽然想笑。

想起了著名的小煤山抗日大捷。

号称功德林里面的第一战。只有将官才有资格参与。

“专员。”

宪兵团长上来。

一票的闹事者,领章都是两颗星。

还别说,他一个宪兵团长,确实有压力。根本不可能严肃处理。

但是,督察专员来了,这些人恐怕要倒霉。

“你们都撤回吧!”

“是。”

宪兵迅速撤走。

现场只留下张庸和空军警卫。

但是码头周围,还有很多国军官兵和民夫什么的。

都在默默地看热闹。等着吃瓜呢。

张庸上前来。

“全体都有!”

“立正!”

“伏地挺身准备!每人两百个!”

声音洪亮。

不容置疑。

让你们闹腾。我也不严惩。

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我才懒得去分辨。

每人五十大板。一刀切。

沉默。

然后……

有人开始解风纪扣。

两百个伏地挺身,确实有点难度。

但是,相对于其他的处罚来说,已经是非常轻。

“做就做!”

孙立人动作最快,开始趴下。

伏地挺身其实就是俯卧撑。是国军的基础体能训练之一。

其他人也是逐渐的趴下来。

没得讨价还价。

这已经是最仁慈的处置了。

“一!”

“二!”

“三!”

孙立人最先开始。

然后廖耀湘。他是最年轻的。

其他人的年龄其实也不大。杜聿明比孙立人还小。

这也是孙立人不服气的原因之一。

你还没我大,顶撞我?
潜意识里,孙立人肯定有怀才不遇的怨念。

“三十三……”

“三十四……”

陆陆续续的开始做。

刚开始的时候,都挺轻松的。

都是当打之年,都是三十多岁。没有超四十的。

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加,逐渐开始困难。

尤其是六十个以后,很多人都需要歇。

还好,张庸没有限定时间,也没有限定中间不能休息。

陆陆续续的中断。然后继续。

好不容易,全部人才算完成。

累吗?

当然。

“散了。”

张庸摆摆手。算是处理完毕。

也不管对方有什么反应,自顾自的回去机场办公室。

继续休息。

一帮闲得蛋疼的家伙。

还是早点发起战斗吧。国府不能养闲人。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忽然,电话又响。是外线。

随手拿起话筒。听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。

孔凡松。

居然是他。好久没通话了。

自从他对那位孔夫人连续下手以后,孔凡松就消失了。

毕竟,他是孔家的人。肯定和孔家其他人是一个立场。

“张专员……”

“孔方兄,没想到是你来电话。”

“刚刚,孙立人报告了一些情况。于是上面让我和你通个气。”

“哦?通气?”

张庸沉吟。没有立刻回答。

果然,人与人之间,关系都是非常复杂的。

团体和团体之间,由于有众多的个人因素,自然会更加的复杂。

他张庸去搞孔家的钱,孔家是敌人。

但是现在,税警总团遇到麻烦,他张庸和孔家又是盟友。

他张庸,和孔家、宋家、蒋家之间,都是可以合纵连横,纵横捭阖,互相争斗的。

在这个事情上,我们是敌人。

但是在另外一个事情上,我们可能是盟友。

“方便见面吗?”

“当然。”

“我在良友冰室。”

“好。”

张庸答应了。

这个冰室是虞家下面的产业。

就连名字都是张庸自己起的。

当时虞牧歌随口一问,张庸随口一答,然后就叫这个名字了。

但良友冰室的生意并不好。因为主打西餐。在长沙水土不服。

这边都是湘菜。火辣辣的。重口味。

或者川菜。同样是热辣辣的口味重。

“杜尚龙!”

“到!”

“跟我出门。”

“是。”

张庸自己驾车出门。

到达良友冰室。雷达地图显示没几个人。

果然,亏本生意。迟早关门。但是又不能关。因为他张庸偶尔想吃西餐。

孔凡松就在里面。旁边还有一个人。

停车。

进去。

看到另外一个人了。

宋子良。宋家的人。

耐人寻味啊!
宋家和孔家都有代表到来。

难道是想要联合自己,对光头发难?有意思。

“少龙啊……”

“宋经理难得大驾光临,不知有何贵干?”

张庸没有和对方套近乎。

没必要。

套近乎也不会是这样的场合。

孔凡松出现,宋子良出现,说明是孔宋两家人联手了。

但是联手要对付谁呢?答案很飘忽。

“少龙,请坐。”

“有话直说。否则,我听不懂。”

张庸坐下来。

招招手。将侍者叫过来。

正好是午饭时间。有人请客。焉能客气?
孔凡松缓缓的说道:“张专员,以前,多有误会,希望我们冰释前嫌……”

“是你们自己主动提出的?”张庸硬邦邦的反问。

“是。孔部长亲口说的。”

“孔夫人呢?”

“她也是同样的意思。”

“好。”

张庸满口答应着。

这种事,他才不会信以为真。

冰释前嫌?

开玩笑……

不过是缓兵之计。

是目前没有办法对付他张庸。

一旦他张庸失势,对方绝对会将他撕成碎片。

但是无所谓了。

暂时也搞不到孔家的大笔钱财了。

都被转移了到外资银行了。

先答应着。让对方放松警惕。然后将钱财转移回来,再一口吞掉。

尔虞我诈。互相倾轧。这才是果党嘛!
“那宋经理又是……”

“我来,主要是为了税警总队的事……”

“你们不想改编?”

“不想。”

“但是委座不会答应的。”

“只要张专员说句没必要改编,自然就没必要了。”

“我去和委座说?”

“或者委座问起的时候,表达一下类似的意思。”

“哦,原来是要我出面啊!”

“是的。”

宋子良居然承认了。

没错,这件事,张庸出面是最好的。

只要张庸不赞成,税警总队就不会被改编。依然单独属于宋家。

张庸也是宋家的女婿。是自己内部人。

“我要收钱的。”

“二十万美元。”

“成交。”

张庸立刻答应。

玛德,宋家也是真有钱啊!
财政部油水真丰厚……

忍不住悻悻的说道:“二叔,你们真是富得流油……”

“其实吧,少龙,这件事,我们还是要感谢你的。”宋子良说道,“因为你的指点,我们赚的确实不少。”

“我的指点?”

“之前按照你的提示,财政部投资了美丽国那边的很多股票,现在都涨势喜人。”

“是吗?”

张庸才想起。自己确实提供过很多信息。

当时是提供给夫人的。但是夫人不会真正实操。实操还是宋家或者孔家。

确切来说,是宋家、孔家掌握的几大银行。

侧头看着孔凡松。

孔凡松点点头,低声说道:“我今天来,就是来给你分红的……”

【未完待续】

(本章完)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