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重机那独特的嗡鸣声,立马吸引了旅长和瘦子参谋的注意力。二人顺着声源方向一路小跑,很快便来到了早已部署完毕的炮兵阵地。
穿过设立在铁路沿线的临时弹药仓库后,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:
只见四门240毫米巨炮,已经在各自的炮位上展开了战斗队形。它们的炮管如同用量角器丈量过一般精准,正以+3°的装填仰角蓄势待发。
不过最引人注目的,还属几台正在吊装炮弹的新型起重机。
那坚韧的钢索在午间的阳光下泛着冷光,高辨识度的黄黑警示条纹在阵地上显得格外显眼。
“嚯,总算是见到真家伙了,240毫米的大管子果然又粗又硬。打眼看过去,我感觉它比太原兵工厂的烟囱都要大。”
“话说回来,这门炮的炮弹到底有多重啊?居然还要靠起重机来伺候?”
240毫米,55倍径的Mle1930,光是炮管的长度就足足有13.2米。
站在它侧翼,旅长甚至得退后几步,仰起脖子才能看清整个炮身的全貌。
待自家首长绕炮一周,将整门自行火炮的各处细节尽收眼底后,现场的炮兵连长上前一步,面带自豪地介绍道:
“报告旅长,Mle1930的常规高爆弹重量是220.9公斤,如果加上发射药的话,总体还要更重一些。”
“除了HE以外,武器实验研究局还提供了两款其余种类的弹药。”
“一款是加重弹头的混凝土破坏弹,专门用来打鬼子在内、外市沟修筑的工事。一款是特殊化学弹,不过备弹只有15发,需要谨慎使用。”
“如果您需要检阅,我随时可以让弹药排将备弹吊起来展示。”
此话一出,旅长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220+的弹重,几乎是寻常155榴的五倍有余。要是换成本子陆军的九六式榴弹炮,这个数字甚至能飙到六倍!
经过简单的先算,就连见多识广的瘦子参谋也忍不住咋舌道:“这威力,炸在敌人的阵地上得多大一个坑啊。”
“它的命中率怎么样?炮弹的最大偏差度是多少?”
似乎是提前猜到了首长们会关心误差问题,炮兵连长在听到询问的一瞬间,嘴角立刻扬起一抹未卜先知的笑容。
很快,他利落地从军装内袋抽出了随身的笔记本,紧接着又快速翻到写满计算公式的那一页。
“报告首长,Mle1930的精准度非常高。它的纵向偏差仅为0.3%~0.6%,横向偏差约为0.2%~0.4%。”
“我们连在阴山试验场测试出的数据表明,如果由熟练的炮组来操作,它对直径30米永备工事的首轮命中率高达81%。”
“按照黄局长的话来说,那就是在203~283这个级别的重炮里,它绝对是一字斩级别的存在,又准又狠。”
跟几十年后那个射程150公里,末端偏差近3~5米就会被嫌弃的时代不同。
在这个没有北斗,也没有数字化火控计算机的1943年,八路军这门240无疑就是全世界最准的大口径重炮。
只能说啊,它没有愧对亨利四世的2.05sigma,也没有愧对唤醒勇虎系统的技术加持。
魔法船厂和填色游戏的强强联合,就是这么不讲道理。
在心中默默计算出了125米这个最大偏差数值后,旅长扶了扶自己的军帽,盯着拼多多版巨炮和起重机继续问道:
“射速呢?一旦战斗爆发,你们能在一个小时内打出去多少发炮弹?”
涉及到自己的专业,炮兵连连长依旧是那么信心十足,他没有丝毫犹豫便给出了答案。
“如果保持固定射向,且进攻期间无需频繁调整参数,我们连能在一个小时内打出45~60发炮弹。”
“不过武器实验研究局的同志特别提醒,Mle1930最好不要长时间满负荷射击,毕竟它的炮管寿命只有1000发左右。”
“考虑维护需求,每射击10发就暂停冷却,是最保险的操作方式。”
旅长看着数据报表和维护指南,嘴角突然扬起一丝笑意:“一千发的使用寿命吗?这重炮要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抗造啊。”
话毕,他随手把笔记本还给了炮兵连长,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:
“同样是240毫米的口径,鬼子陆军的九十式打600发就得报废。作为咱们八路军列装的第一款攻城重炮,Mle1930已经很出色了。”
“准备战斗吧,一会用常规高爆弹就行,别整那花狸狐哨的混凝土破坏弹。没有我的命令,化学弹更是碰都不许碰!”
“去吧,等你们开火的时候,步兵们应该已经做出了战斗准备。高爆弹的动静可以鼓舞士气,也能加速敌人的崩溃。”
······
四十五分钟后,本次战役的火力准备开始了。
鬼子围绕着石门,挖掘了两道宽8米、深5米的环形封锁沟,又在封锁沟中修建了大大小小共计2000个炮楼和碉堡。
为了增强火力,他们甚至还在内、外市沟之间铺设环城铁路,又专门调来了两辆装甲列车给前线提供火力支援。
如此森严的防御体系,全都都会成为部队进攻石门的绊脚石,炮兵们必须用持续而精准的火力给步兵们开道。
“总攻开始!”
“先给我轰上两个小时,没有我的命令,谁也不许停下来!”
话音刚落,整个石门地动山摇。
上百门身管炮和火箭炮同时开火,各式火炮的炮口焰连成一片,仿佛是有人在一种冀中平原上放了一把大火。
很快,狂风暴雨般的炮弹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声,以多个角度落在城市外围的敌军阵地之上。
各个炮营没有预先试射,一上来就火力全开炮火覆盖。这战术主打一个突然性,力求以高密度火力瞬间撕碎防线。
“保持节奏!保持射速!”
“让鬼子和伪军们看看,什么才叫做真正的优势火力学说!”
城外的天空,几乎是在第一轮炮击后就被硝烟和爆炸染成了黑色。浓烟遮蔽了太阳,让整个战场陷入一种诡异的昏暗中。
被炮弹掀飞的,不仅仅是沙袋和工事,更有一具具半死不活的躯体在空中扭曲翻滚。
某处机枪阵地上,几个幸运的鬼子连人带枪被抛向高空,最后不偏不倚地砸进他们亲手规划的高压电网。
刺眼的蓝色电弧闪过,这些曾经耀武扬威、强征民夫的侵略者,转眼就变成了挂在铁丝网上的人形焦炭。
至于那两辆被本子寄予厚望的装甲列车?
那自然是在成吨炮弹的问候下,如同纸糊的玩具一样一戳就破。毕竟装甲只有25毫米,你还能指望它干啥。
值得一提的是,装甲列车上面的中佐指挥官,临死前倒是体验了一把大帅当年的感觉。
只不过跟大帅相比,他们连写遗书的机会都没有,就被爆炸和冲击波连人带刀钉进了扭曲的车厢铁皮里。
石门的解放,此刻只剩下时间问题。
······
看着远处炮兵集群奋力输出的壮观场景,两个240自行火炮连的同志们,纷纷露出了向往的神情。
就在所有人翘首以盼,时刻准备投入战斗的节骨眼,传令中心的电话铃终于响了。
通讯员一拿起听筒,就听到了旅长用亢奋的声音说道:
“开火,快开火,先对着外市沟和云盘山轰上两轮!那边有几个难啃的硬骨头!”
“坐标我已经派人送过去了,你们要在第一轮炮击后立即进行效果评估,确保彻底摧毁掉那些键目标。”
旅长的一席话,立刻激活了整个阵地。刚刚还在观战的工程师和技工们瞬间动了起来,开始进行发射前最后一次检车。
当全连完成整套检查,并且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,炮兵连连长扭头看向了云盘山的伪军阵地。
片刻后,他猛地一挥旗,那嘶吼声甚至压过了远处的轰鸣。
“开炮!”
接到命令的一瞬,一名战士狠狠拽下火绳。横向串联的双T-34车体如同撞上了一千吨的巨鼠,车尾处的驻锄直接在泥土中犁出了道道深沟。
于此同时,Mle1930的炮口喷出明晃晃的赤红火球。
炮弹离膛的瞬间,空气被撕裂出震耳欲聋的尖啸,炮口掀起的风暴直接将弹药车上的积雪蒸发成了白雾。
“轰!”
“轰!”
两声巨响后,炮闩自动开启。发射药燃烧后的残渣散落在底盘尾部,仍在冒着缕缕青烟。
制高点观测位上,观测员还在仔细计算炮弹的弹道轨迹,而弹药排的同志们,却已娴熟地操作着起重机,将第二发炮弹稳稳地吊运至装填位置。
就在装填手即将把第二发炮弹推入炮膛的瞬间,二十三公里外的云盘山上突然腾起一团橘红色的火球。
数秒后,闷雷般的爆炸声才穿过硝烟传来,脚下的土地随之微微震颤。
“命中目标区域!”
“准备第二轮炮击,诸元修正如下!”
······
云盘山,伪军第19师地下指挥所。
在持续不断的炮火轰击下,伪军整师官兵已经失去了战斗意识。残存的人蜷缩在工事深处,每一发炮弹的爆炸都让掩体顶部的尘土簌簌落下。
炮击的间隙里,几个中年伪军一边交换着眼神,一边紧紧攥着口袋里的白布,那是他们最后的求生希望。
而第19师的师长,此时头上缠着渗出血的绷带,正对着手中的听筒大声咆哮道:
“矢野少将,我们云盘山阵地遭受到了毁灭打击。八路军的火力密度太夸张了,我部工事的损毁率已经超过了八成!”
此话一出,旅团司令部内的矢野日出夫直接掰断了手中的红蓝铅笔。
他一个大跨步来到窗前,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片被炮火覆盖的区域,嘴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。
“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!”老鬼子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样,右手无意识地攥紧了军刀刀柄。
“云盘山工事是按照弟国陆军最高标准建造的,那钢筋混凝土结构,足以抵御105毫米甚至155毫米火炮的直射。”
“八路军现役的火炮有一个算一个,绝无打穿这些永备工事的可能。”
听到这里,伪军师长的情绪彻底失控。他一把扯开领口,对着话筒声嘶力竭地嘶吼,全然不顾身份和地位:
“你他妈放屁,我看你矢野日出夫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有本事你自己来前线看看啊,躲在城里装什么王八呢!”
“八路军的重炮,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,我可是眼睁睁看着他们点名摧毁掉了山上的堡垒。”
“我告诉你,要是再不增援,老子跟弟兄们就不干了!”
说罢,伪军师长一拳砸在墙壁的裂痕上。
他所在的地下指挥所,仅仅只是被Mle1930的240毫米炮弹波及,就裂开了两米多长的裂痕,从天花板直接裂到地面。
眼瞅着自家师长将电话听筒摔在地上,一旁的参谋长赶忙上前一步凑了过来。
他的眼神里混杂着希冀与惶恐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作战地图的边缘。
“师座,皇军那边,可有什么指示?”
伪军师长没有立即回答,只是盯着地上四分五裂的电话机残骸出神。地下指挥部里落针可闻,只有炮声和震动声频频传来。
参谋长不得不又向前凑了半步,军靴踩在碎石块上发出刺耳的声响。
“师座?那鬼子还是让咱们坚定守住吗?我们是执行原定防御方案?还是?”
伪军参谋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,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个未尽的疑问:是继续死守,还是考虑其他出路。
“守?守什么守!真把老子当成岩松义雄了?”
“就现在这情况,我宁愿被八路军抓去公审,也不愿意给鬼子继续卖命!”
“传我命令,投降!立刻投降!用明码给八爷发电报,就说咱们手上有石门的城防图,要弃暗投明。”(本章完)